看到藍牌輕卡帶著掛跑城區、跑重載,我已經覺得很離譜,但最近在社交平臺上看到依維柯帶著掛,關鍵還打著合規的字眼,覺得更離譜!特離譜!
但,這個背后深層次的原因還是藍牌輕卡定位和噸位的矛盾。
不合規!也不合理!
1. C6駕駛證被有心人用到極致
起初是為了房車
2022年4月1日起實施的新版《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中新增的準駕車型“輕型牽引掛車”所需要的駕駛證件;C6駕駛證的準駕車型:輕型牽引掛車,也就是總質量小于(不包含等于)4500kg的汽車列車,比較常見的車型是牽引車型的房車,初衷也是為了房車。
第一個爭議就出現了,依維柯帶掛是房車還是載貨車呢?要是裝貨超導致總質量4500kg那是不是不合規了!
2. 客載貨是大概率事件
依維柯為代表廂面車型是城配的一個重要參與者,但大部分普通廂面車都有客載貨的嫌疑。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 載客汽車除車身外部的行李架和內置的行李箱外,不得載貨。載客汽車行李架載貨,從車頂起高度不得超過0.5米,從地面起高速不得超過4米。
而從,社交平臺上的信息來看,這類廂面帶掛的車型都是典型的客載貨。
1. 法規不完善
目前,輕卡配掛車型的法律定位模糊,相關法規對此尚無明確規定。同時,社交平臺對此類宣傳缺乏有效監管,商家和用戶都在這種監管漏洞中找到了便利。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市場的亂象,使得不合規的運營模式得以延續。
不完善的法規和監管缺失是造成當前這類車型層出不窮運營問題主要原因。法規的不完善導致了市場參與者在運營模式上的混亂,而監管的缺失則使得這種混亂得以存在和蔓延。
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運營模式,其中不乏一些不合規甚至危險的做法。
2. 社交平臺缺乏監管
隨著社交平臺的蓬勃發展,用戶和商家獲得了更為廣闊的自我展示空間,這無疑加強了他們的互動和品牌推廣能力。然而,這些平臺也因其開放性和即時性,不可避免地成為了虛假宣傳的溫床。
一些商家無視規則和道德約束,肆意揮舞著“合規”這面旗幟,進行誤導性的營銷活動。與此同時,用戶在享受著看似便利的服務時,也可能因缺乏足夠的辨識能力而心安理得地接受這些信息,并在社交網絡上傳播,進一步助長了這種宣傳的蔓延。
這種現象不僅損害了用戶權益,也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
3,藍牌輕卡的定位和噸數之間的矛盾
藍牌輕卡定位:
近年來,藍牌輕卡市場飽受混亂和挑戰的困擾,而2022年頒布實施的新政策則標志著行業治理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些新規的核心目標是提升行業服務質量和持續運營的能力,以期構建一個更加有序和高效的市場環境。
新政策特別強調了藍牌輕卡在城市配送領域的作用和定位,旨在優化中短途運輸服務。
藍牌輕卡現狀:
在藍牌新規之后,以廣州為代表的城市針對藍牌輕卡展開了不間斷的嚴查,一旦總質量超4495kg便不能上高速,甚至在城區檢查,并且最嚴格的采取6分200元處罰。
但是,這類執法力度和執法標準都不統一。
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執法不統一的問題,全國各地的4米2藍牌車主們面臨著不同的處境。各地對于4米2藍牌車輛的執法政策也沒有統一的標準。
矛盾和需求:
藍牌輕卡的自重控制在2噸左右,4495kg的總質量要求就變得尷尬。
這種限制的原因在于歷史的發展和標準的制定。我國輕卡的起步和發展始于上世紀80年代,當時主要引進了日本五十鈴的技術,并且總質量4495kg的規范也隨之引入國內。
如果說,受當時的卡車技術水平限制,這個數據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經過幾十年發展,當下輕卡技術的進步,包括動力、承載能力和安全技術的提升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現行的限制標準已經滯后。
藍牌輕卡在以城配為主的短途運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是,目前許多藍牌輕卡存在超載運輸的問題,如果嚴格按照法規查處超載情況,市場的運力將無法滿足需求,這將導致物價上漲等一系列問題。
這對居民生活和市場經濟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在2021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向工信部發送的《關于輕型貨車技術規范反饋意見的函》中提出,“建議推進7.5噸貨車進城,對總質量≤7.5噸貨車,高速公路仍按照一類貨車收取過路費”。
這一建議反映了行業對于提高噸位限制的迫切需求,也表明了市場和用戶對現行標準的不滿。
--結語--
綜上所述,關于城配運輸的亂想等藍牌輕卡運營問題的根源在于定位與噸位之間的矛盾,以及相關法規不完善和監管缺失。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交通安全,也限制了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
因此,我們強烈呼吁相關部門及時更新和調整標準,以適應行業的發展。只有與時俱進的管理,才能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保障交通安全,同時滿足市場的實際需求。
我們期待政策的變革能夠為藍牌輕卡市場帶來秩序,為城市物流帶來新的生機。
王力汽車網[www.brooketatnell.com]版權及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王力汽車網)"或"來源:轉載"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和豐富讀者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2.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管理員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