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521藍牌輕卡“大噸小標”事件后,隨著兩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產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的發布,紛紛擾擾藍牌輕卡市場的政策開始逐漸明晰。
今年9月1日,藍牌輕卡年檢又增添了一項新的要求,那就是稱重。在對空車進行稱重時,自重不符合規定則無法通過年檢。這意味著,一些自重超重的貨車將面臨車檢不過的困境。
● 年檢空車質量不得超標 否則無法過審或上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項目和方法》(GB 38900-2020)的要求,從9月1日開始實行空車質量檢測。相較于以往的車輛年檢,本次**受關注的就是輕卡稱重環節,那么車輛需要滿足什么條件才能通過檢查呢?
即需要滿足:
注冊登記安全檢驗時(為車輛上牌時),藍牌輕卡空車質量誤差范圍在3%或者100公斤以內;
在用車在年檢時,空車質量誤差范圍在10%或者200公斤以內,且空車重量不得超過4.5噸。
也就是說,如果在9月1日藍牌用戶車主在為自己的車輛進行安全檢驗時,稱重這一項未達標,年審肯定不給過。但是20年之前的老用戶所購買的車型,絕大多數都是不合標準的,那么不能通過年檢的車輛相當于就不能再跑貨運了,如果鋌而走險去拉貨,一旦被發現將會被記六分處罰,相較于罰款來說,這無疑更讓人頭痛。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也在微信上咨詢了一些市面上的“相關人員”,據說他們“有辦法”,于是我們假裝藍牌輕卡用戶,想了解如何讓自己的輕卡通過安全檢查。
● “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 總會過去的”
卡友們都知道,很多車輛之所以會超重,除了為了多拉貨而裝配不合規上裝貨箱以及輪胎超重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車輛在出廠時,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將車輛的大梁、制動等零配件,都是按照重載輕卡來生產的。
在19年521藍牌輕卡“大噸小標”之后,很多車輛在生產時一般都是照著“合規”化去生產的,在上牌時會自備一套輕量化的配件安裝在車輛上,以滿足法規對車輛的重量要求。給車輛上完牌照后,再改回客戶所需求的“重載輕卡套裝”。那么這一批用戶在年檢時,只需再聯系“有關人員”幫忙把貨箱以及輪胎給改回滿足年檢所要求的重量,就能通過今年的檢查。
但是在19年年末之前,還有很大一批次的車輛在生產時,就已經沒有了回頭路的。他們的大梁以及很多配件是無法通過后期的小改小換,來滿足法規對合規車輛所定義的需求的,那么這一群體該如何通過年檢呢?這個時候,我們所咨詢的“有關人士”并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回答,只是說“這個東西總體來說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總會過去的?!?/p>
那么我們是不是有理由猜測,只要錢到位,關于年檢問題是有人能夠幫忙解決的。那么是否就違背了輕卡年檢稱重的初衷?
● 從源頭治理 才能讓卡友們信服
國家治理藍牌重載市場也是為了保障運輸市場的安全以及公平。車輛年檢稱重這一環節原本的目的本是為了更好地去規范市場,不過由于一些黃牛的介入和搗亂,讓輕卡稱重年審變為形式主義,拿著卡友們的錢去擾亂市場
隨著兩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產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的發布,我們看到了國家對輕卡市場合規化治理的決心與行動,相信隨著市場穩定之后,輕卡、中卡市場的運價也將恢復往日榮光。
● 小結
自2019年521輕卡大噸小標事件之后,撲朔迷離的輕卡市場政策終于隨著《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產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的發布而守得云開見月明。
輕卡合規化道路大勢所趨,源頭切斷才能根治。只有廠家生產合規的輕卡產品,經銷商銷售合規的輕卡產品,司機才會購買使用合規的輕卡。
王力汽車網[www.brooketatnell.com]版權及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王力汽車網)"或"來源:轉載"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和豐富讀者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2.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管理員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